服务热线
400-0666-060
4月15日,在锡林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协同合作下,以我中心作为主场,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副场,由锡林浩特市4名专家评委与乌海市5名专家评委组成评审小组通过线上远程评标模式,历时108小时(开评标时间4月15日9时至4月19日21时)顺利完成锡林浩特市2025年城防林管(养)护项目(31个标段)的远程异地隔夜评标工作。
项目受理后,我中心对同类项目及历史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隔夜评标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分工,了解掌握项目详情,预估评标时长,实现评标过程可视化监管,有条不紊推进“隔夜评标”工作。并在评标区内设置专家休息室,确保专家夜间充分休息,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第二天评审工作。
该项目在本次评标工作中实现了“四个”新突破:一是硬件建设有新突破。使用内蒙古自治区统一工程交易智能评标系统后首次与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促进评标资源整合共享。二是评标方法有新突破。投标人首次突破300家投标人参加投标事宜,投标人足不出户“线上解密”投标文件,顺利完成开标工作。三是评标专家数有新突破,该项目优化评标委员会成员数量,主副场共9位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促使评标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四是评标时长有新突破。该项目开评标时间共计108小时,突破100小时。在此期间,我中心工作人员全程值守,以AB岗工作模式跟进现场服务项目评标全过程,保障评标过程中电脑、网络、见证和监督设备等正常运行,协调沟通和解决评委在评标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和技术问题,扎实做好夜间服务保障工作,为项目评审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本次隔夜远程异地评标的顺利完成,彰显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重大项目的专业水平,凭借科学的场地规划,完善的设施设备为评标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今后,锡林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依托现有优势,持续提升承接大型、复杂评标项目评审的服务水平,完善评审工作机制,为打造公平、高效、阳光的交易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锡林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